2024年,宣恩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在宣恩县“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宣恩检察特推出“‘两会’看检察”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新时代宣恩检察工作新进展、新成效。敬请关注!
以更优检察履职为大局服务
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2024年,宣恩县检察院主动融入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平安法治宣恩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01|以法治力量维护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是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的应有之义。
2024年11月,杨某某因多次向他人贩卖冰毒共计4.7克,非法获利5670元,被检察机关以涉嫌贩卖毒品罪依法提起公诉。在该案办理过程中,该院细致梳理分析杨某某贩卖毒品的交易记录等证据,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引导侦查机关全面收集、补强证据,牵出贩毒链条,最终审查认定杨某某、李某某等24人涉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经法院审理,该贩毒链条被判处拘役五个月至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不等的刑罚。
依法惩治犯罪是检察机关维护安全稳定的基本职责。2024年,该院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21人,提起公诉282人。
围绕平安宣恩建设,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严重暴力犯罪上,强化担当,重拳出击;围绕群众关心关切,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整治养老诈骗、电信诈骗中,精准打击,依法履职;围绕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对侵害妇女儿童犯罪、农民工讨薪等问题,用心用情,助力维权……
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罚当其罪。对较轻犯罪、初犯偶犯等依法从宽处理。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深化内外协同与纵横沟通,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依法对接。
02|以法治担当促进发展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具有特定区域社会公共利益属性。作为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当履行监管职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2024年12月11日,在“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行政公益诉讼案公开听证会上,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拟处理决定。
一场公开听证,明确问题症结,厘清监管职责,聚力守护发展。
2024年,该院积极打造“益企护知”“益企贡听”检察品牌,在重点创新企业设立“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依法开展涉企案件检察听证,以订单式服务、实质化听证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双向保护’观念让我很受启发,在预防侵权、依法维权的同时,更要依规经营、防微杜渐!”一场知识产权法治宣传活动结束后,企业负责人更是直呼“正应所需”。
法治是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该院聚焦监督办案,依法起诉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犯罪11人。聚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围绕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知识产权综合司法协同保护,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专门实施意见,从日常联络、线索移送、案件办理、交流培训、宣传引导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形成保护合力。
03|以法治作为保障善治
宾馆、酒店等住宿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成为不法分子侵害未成年人的“隐秘角落”。该院依法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职能单位强化监管,推动行业规范,并通过“回头看”确保整改落实。
检察建议是促进诉源治理的重要举措。2024年,该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深挖类案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和治理漏洞,围绕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领域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8份,推动相关行业堵漏建制。
兄弟二人因山林权属问题30年来多次发生口角,为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该院依托与县矛调中心检察工作室建立的“双向移送”工作机制,将案件移送至县矛调中心开展检调对接,在多方调解联动下成功调解纠纷,兄弟二人对争议山林的权属划分达成一致意见,并在检察官组织下签订书面调解协议。
2024年4月,该院在9个县乡综治中心成立检察工作室,通过检察工作关口前移、阵地下沉,在群众身边搭建起收集民意、调解纠纷的服务平台,受理、接访79件次,就地主导、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进一步修复社会关系、推动社会治理。
自觉宣传阐释司法理念,积极引领社会法治风尚。该院坚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紧紧围绕检察工作重点,将普法工作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积极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深入基层宣传典型案例,普及未成年人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常态化扫黑除恶等法律知识,通过“点单式”“立体化”普法方式,实现普法供给与群众需求间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