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宣恩县检察院 > 宣恩检讯

阳光未检|四季“未”你 阳光“童”行

【字号:    】        时间:2025-01-10      

 阳光工作室

 

“用法治阳光,照亮孩子们的前行道路,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是宣恩县人民检察院“阳光工作室”每一位未检人的真情告白。

近年来,宣恩县检察院“阳光工作室”始终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深化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促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融通发力,持续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在用心用情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宣检实践中,“阳光未检”品牌持续擦亮。

 

高质效办案

温暖“受伤的你”

“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四年!”2024年10月15日,涉嫌强奸、猥亵儿童的胡某某被依法判处。

这是宣恩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涉未成年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法院采纳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胡某某向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赔偿医疗费等费用共计2万余元。

近年来,该院坚持“零容忍”态度,严惩暴力伤害、强奸、猥亵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提出量刑建议,并积极建议适用从业禁止、禁止令。同时,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加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力度,强化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和审判监督。

在办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小艺(化名)受侵害案中,该院未检检察官依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针对未成年人小艺无人抚养的现实问题,通过支持起诉依法变更监护权,并及时联系妇联、民政、社区等部门,为其争取符合国家政策的社会救助资金和其他福利。一直寄住在叔叔家的小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并获得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州县两级检察机关联合为其发放司法救助金5万元。

一桩桩案件、一次次救助,见证了未成年受害者在司法保障和社会关怀下的温暖回归。

据统计,2024年,该院为家庭困难的10名未成年被害人申请司法救助资金15万元,同时坚持“一次救助、长期帮扶”,会同相关部门对有需要的未成年被害人综合落实心理疏导、身体康复、协助转学、生活安置等多元救助,助其重归正常生活。

 

精准化帮教

拉回“偏航的你”

“我马上大二了,一切都很适应!”2024年8月,小柳(化名)在电话里欣喜地向检察官分享着自己的大学生活。而就在一年前,小柳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彼时的他正处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关键时期。

受理案件后,承办检察官查明,小柳平时在校表现良好,案发后主动认罪认罚,且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经不公开听证,该院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要真正走进涉案未成年人的世界,找出他们误入歧途的原因。”为帮助真诚认罪悔罪的涉嫌轻微犯罪未成年人实现“自我救赎”,该院坚持开展社会调查,找准症结,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帮扶教育。

针对小柳家庭教育不力、监管缺失的问题,该院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附带条件,嵌入附条件不起诉程序,向其父母发送《督促监护令》,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近10次;针对小柳考察期横跨高中、大学,专门为其定制个性化考察方案,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修复亲子关系。

6个月考察期结束后,经评估,小柳变得更加乐观开朗,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其父母监护意识和监护能力明显提升,亲子关系明显改善。2024年1月,该院依法对小柳作出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宣告现场

近年来,该院坚持“宽容不纵容”,对犯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较深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惩治,对犯罪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依法从宽,以“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积极落实诉前观护帮教、不起诉跟踪帮教,将精准帮教贯穿未检办案始终。2024年,该院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10次、帮教22次。

 

多元化预防

守护“未来的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源头治理是治本之策。如何真正实现好“预防就是保护”?

 

对旅馆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等问题开展公开听证、回头看

一方面,该院坚持依法办案与法律监督并重,结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对办案中发现的造成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社会问题以及突出问题隐患,积极通过磋商、公开听证、检察建议等方式促进职能部门履职,合力推动未成年人犯罪社会治理和源头预防。

 

 

2024年10月,该院与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入县域学校开展走访调研、法治宣传。

另一方面则通过走访调研,进一步了解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有效提升少年儿童法治素养,促进加强自我保护。

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

“防范校园欺凌犯罪,惩和防都不可缺位。”2024年5月,一场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结束后,宣恩县思源实验学校副校长罗毅对这种“情景剧+模拟法庭+联合说法”的普法形式给予高度评价:“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了一场法治之旅,教育意义深刻,效果很好。”

“将孩子们的法治‘需求点’作为普法的‘着力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调整优化普法内容与方式,使法律法规更加通俗易懂。”据该院未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订单式”普法已成为该院法治进校园的常态,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们的喜爱与肯定。

长期以来,该院坚决扛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责任,持续深化“检校合作”“各方共建”,做实做细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进校园等工作。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安全、校园欺凌、网络危害等问题开展专项预防,同时注重改进法治宣教形式,通过开展法治讲座、庭审观摩、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2024年,该院开展“法治进校园”主题活动23次,联合政法委、公安、教育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现全县中小学全覆盖。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宣恩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同比下降35%,犯罪人数同比下降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