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宣恩县检察院 > 宣恩检讯

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执检人的信仰与守望

【字号:    】        时间:2025-07-14      

 刑事执行检察是刑事诉讼活动全流程的“护航者”: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到刑罚执行,刑事诉讼活动每一步,都有执检人的身影。作为法律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守护者,宣恩县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始终牢记职责使命,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坚决捍卫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让每一份判决都“落地有声”!

聚焦核心领域

筑牢公平正义“防火墙”

 

“高墙内”监督走深走实。依托“派驻+巡回+科技”检察模式,“驻”有日常监督,“巡”有深度发力,“技”有数字赋能。近三年来,对监管场所开展日常检查50余次,组织开展交叉巡回检察2轮。紧盯监管安全、生活卫生、医疗救治、权益保障、违法使用械具、超期羁押等违法行为,畅通控告申诉渠道,确保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让法治的阳光穿透高墙。

“高墙外”监督不留死角。积极延伸监督触角,运用大数据核查,实地查访等方式,严防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累计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40余份。同时,秉持“监督+帮扶”理念,协同司法行政机关,关注社矫对象在就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助力他们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再犯罪,守护好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财产刑执行监督显成效。重点强化对涉黑恶、经济犯罪等案件财产刑执行的监督力度。监督依法及时立案、规范执行措施、公正处置涉案财产、针对财产刑执行提出监督意见累计20余件,着力破解“执行难”,确保刑事判决的财产部分落到实处,让正义的成果可见可触。

创新监督模式

提升检察履职“新效能”

 

大数据模型赋能,让监督更精准智能。积极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打通与法院、公安、司法的数据壁垒,智能筛查未交付执行、社区矫正对象脱管、财产刑执行漏洞等问题。截至目前,共应用20余个数字模型,变“被动等”到“主动挖”,变“事后纠正”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

传递司法温度

践行为民“真情怀”

 

 

将为民情怀厚植于心,践行在办理每一起案件中,对涉市场主体的社矫对象做到“一必谈二必访”,与该对象进行谈话,了解其生产经营现状和存在的现实困难,走访其住所了解家庭生活情况,走访其经营场所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截至目前共建议社区矫正机构为涉市场主体社矫对象办理经常性跨市、县活动审批20余次。

“执”之一字,重逾千钧。执检人虽没有公诉席上的慷慨陈词,但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公平正义落地生根。从高墙内到社会中,从日常谈话到实地走访,我们用专业和担当,确保每一份刑事判决的执行都不“打折扣”,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让公平正义延伸到刑事诉讼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