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宣恩县检察院 > 宣恩检讯

“三步走”打造涉市场主体减污扩绿专项监督改革事项“宣检样本”

【字号:    】        时间:2025-11-05      

一片被非法占用的林地上,违规修建的泳池正在被拆除,土地即将复绿;一家家汽修厂内,废弃机油等危险废物被规范管理回收;畜禽养殖场里,粪污得到标准化处理……一幕幕生动的画面,是宣恩县检察院在创建涉市场主体减污扩绿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改革事项的过程中,推动县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缩影。

今年来,宣恩县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为提升县域生态承载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提供法治保障的工作目标,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新问题和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以检察公益诉讼高质效履职办案为抓手持续推进改革事项。全年来,该院共部署5个环境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立办18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下好推进改革事项的“先手棋”

该院立足宣恩建设以生态秀美山水县城为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县的总体规划,提高站位、强化本领、聚焦重点,持续以检察之力服务县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牢推进改革事项的政治责任。院党组在组织全体干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系列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制定《宣恩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涉市场主体减污扩绿专项监督改革试点创建工作方案》,让全体干警在充分认识推进改革事项重大意义的同时,明确工作目标、内容、要求和实施步骤。

强化本领锤炼,不断夯实推进改革事项的素能基础。积极开展“以党的创新理论说办案、讲工作”活动,强化服务大局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司法理念引领,突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推进市场主体减污扩绿的活动重点,围绕如何提高案件办理质效、如何提升干警整体素能、如何更好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如何营造减污扩绿发展环境等内容开展评说,引导办案干警在推进改革事项中树立服务大局、公正司法、促进发展的价值导向,为干警持续推进改革事项强化干事之能。

聚焦重点任务,精准部署推进改革事项的专项活动。聚焦服务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服务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服务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结合宣恩“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县域实际,因地制宜地部署开展“助力耕地保护 守护耕地红线”、“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农膜农药包装“白色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业危废整治”等专项活动,为深入推进改革事项明确了具体方向。

 

以案为本、强化治理,打好推进改革事项的“组合拳”

该院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立足司法办案、强化科技赋能、注重系统治理,持续推动宣恩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协同共进。

立足司法办案,推动改革事项高质效发展。今年来,该院共办理涉市场主体减污扩绿改革事项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8件,通过开展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等10余家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解决了包括非法占用基本农田、非法排放危险废物、违法排放农村生活污水、违法排放畜禽养殖粪污在内的20余个具体问题,推动修复13余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11余亩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条件,清理23余亩水域污染,处置15余吨危险废液,帮助追缴50余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保障4个乡镇10余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推动10余家市场主体转变发展理念,投资200万余元用于建设危险废液暂存设施、升级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维护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生态修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科技赋能,确保改革事项精准化实施。加强对数字检察一体化平台和“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等大数据的运用,全年共应用一级公益诉讼法律监督场景4个、二级公益诉讼法律监督场景3个,受理并成案10余件。接到“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举报线索14条,受理并成案5件;加大对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室等科技手段的运用,运用无人机航拍发现6条畜禽养殖污染线索,依托自然资源部门卫星遥感确定3000余平方米永久基本农田被占用的案件事实,运用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室鉴定22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

坚持系统观念,实现改革事项整体化推进。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专项活动中发现的畜禽养殖粪污随意排放、未依法对畜禽养殖市场主体实施备案管理,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未实质化运行、缺乏有效管理等普遍性问题,该院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形成行政履职、企业参与、群众监督的污染防治模式。

多元共治、凝聚合力,画好推进改革事项的“同心圆”

该院立足检察公益诉讼督促、协同的职能定位,以多种监督方式贯通、执法司法协作联动、营造绿色低碳发展氛围为推广路径,不断将改革事项的成果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动能。

推进多种监督方式贯通,凝聚监督合力。发挥“人大+检察”“政协+检察”的制度优势,依托前期建立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通过向人大专题报告改革事项开展情况、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检察公开听证与“回头看”等工作,获得人大和政协的支持;探索开展“检察+审计”协作配合,积极对接由县审计局移送有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运维管理缺失的问题线索,立办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件。

强化执法司法协作联动,丰富治理维度。结合前期办案中反映出的会商研判不及时、信息共享不彻底、线索移送不规范、专项行动不深入、调查取证不专业等问题,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有关减污扩绿工作的具体要求,联合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宣恩县分局、宣恩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同签发《关于建立涉市场主体减污扩绿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为推进市场主体减污扩绿高质量发展打破了部门壁垒、搭建了合作平台、凝聚了治理合力。

营造绿色低碳发展氛围,发挥引领作用。多途径宣传改革事项工作内容,引导市场主体减污扩绿。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全年由院领导带队走访企业14次,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开展有关减污扩绿专题法治讲座3场次,线上线下为企业解答有关减污扩绿具体法律问题20余个。

减污扩绿,向绿而兴。宣恩县检察院将紧紧围绕宣恩建设以生态秀美山水为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强县的总体规划,更加自觉地将检察履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为全面提升支点生态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法治保障为目标,持续打造推进涉市场主体减污扩绿专项监督改革事项的“宣检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