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宣恩县检察院 > 宣恩检讯

侵权方该出的费用,怎能由医保基金买单?

【字号:    】        时间:2025-11-07      

“检察机关的依法监督促进了多部门联动,现在法院会将涉及医疗纠纷责任的案件诉讼情况及时告知我们,以防止医保基金超范围支付。”近日,宣恩县医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前来回访的检察官介绍着医保基金监管协作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信息渠道的进一步通畅,得益于宣恩县检察院数字赋能下的精准监督。

今年4月,宣恩县检察院在开展“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时,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调取的130余万份医保基金结算数据、30余份涉人身损害赔偿民事侵权纠纷裁判文书进行逐一对比、筛查,发现徐某、滕某分别于2020年、2022年在某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诊疗过程中,与其产生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后经县人民法院判决,该医疗机构应分别对二人承担包括医疗费在内的30%、40%的赔偿责任,而该费用已由医保基金先行支付。

“第三方已明确承担赔偿责任,却仍由医保‘买单’,显然于法不合。”承办检察官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已由医保支付二人的5.9万元医疗费用,应由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部门向侵权第三人即该医疗机构依法追偿。但经调查,医保部门并未掌握该判决,也未向该医疗机构追偿。

5月28日,该院依法立案,并于6月5日向医保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对流失医保基金进行追偿。不到20天,医保部门回复称已全额追回案涉医保基金5.9万元,并对相关医疗机构进行约谈。

 

在检察机关的跟进监督下,医保部门迅速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县9个乡镇15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医保基金支付专项排查,发现涉交通肇事、死亡人员违规报销等情况线索17条,涉及可能流失的医保基金57.6万元,并将其全部追回。截至目前,共计追回违规支付的医保基金63.5万元。

问题并未止步于个案的解决。“类似问题为何反复出现?”承办检察官对类案开展分析发现,信息壁垒是导致此类问题反复出现的根源——医保部门难以及时掌握法院相关判决信息,无法启动追偿程序。“如果只解决个案,类似情况可能再次发生,必须从机制上寻求突破。”承办检察官说。

为实现长效治理,今年7月,宣恩县检察院组织法院、医保和卫健部门以及主要定点医疗机构召开医保基金监管专题联席会议,明确数据共享、线索移送、联合调查等协作机制内容,同时就强化医保政策宣传培训、健全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等达成一致意见,确保从源头上防范医保基金流失风险,合力守护医保基金安全底线。